Page 111 - 2018 能源局年報-全-包含連結--200dpi
P. 111

第八章‧國際能源合作





            府預算以推動實際倡議,如希望取得天然氣廠商穩定供氣承諾、推出澳洲國內天然氣安
            全機制(Australian  Domestic  Gas  Security  Mechanism,  ADGSM)、廢除有限優點評估(Limited
            Merits Review, LMR)、成立澳洲能源市場運營中心(Australian Energy Market Operator, AEMO)
            提升電力調度性等。106年6月9日芬科報告(the  Finkel  Review)已明確提出50項重要建言供

            政府參採,其中包含發電業者可靠度義務、能源安全義務、提前3年預告關廠、潔淨能源
            目標(clean energy target, CET)、賦予消費者更大權力、更好的規劃與監管等。
              我方簡介我國能源政策現狀、目標及措施。臺灣於104年通過《                                    室氣體減量及管
            理法》,訂定139年國家             室氣體排放量較94年減少50%以下。105年以「能源安全」、

            「綠色經濟」、「環境永續」與「社會公平」四大核心思維,全面推動包含節能、創
            能、儲能及智慧系統整合之能源轉型政策,期達成114年非核家園目標。並已於106年1
            月24日公布實施電業法修正,建立「綠能先行、多元供給」的電業制度,除有利再生能
            源等綠電快速發展外,也提供綠能產業相關的投資、研發與就業能夠蓬勃發展的法制條

            件。
              2. 能源效率
              臺灣已在節能上努力數十年,94年至10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和能源消耗之年增長率
            分別為3.42%和1.20%,二者年增長率比例脫鈎可歸因於政府實施的一系列節能措施,如

            強制性的能源效率分級標示與容許耗用能源基準、自願性能源標章、能源大用戶節能改
            善、節能家電補助等。臺灣從106年開始規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綠能建設是四大主
            軸之一,將投入243.2億新臺幣之經費。未來將在臺南沙崙建立綠色能源技術示範場域,
            技術產業化將為其主要功能。園區內各建築朝鑽石級綠色建築目標規劃,將應用各項不

            同技術成熟度之節能技術。
              澳方簡介澳洲綠色建築委員會(Green  Building  Council  of  Australia,  GBCA)。目前有超過
            675家公司加入,超過37%都有綠能之星標章,超過17萬人自2012年以來居住在節能社區
            中;4萬人居住於節能公寓,每天有130萬人造訪節能購物中心;5%人於節能辦公室中工

            作。根據統計,全球綠能建築數量每三年就倍增。澳洲綠色建築委員會自91年持續推廣
            綠能建築,具領導地位,且持續投入創新,經由業界採用永續作法的市場解決方案。澳
            方並介紹全球認定的綠能之星計畫及其推動成效,目前已有超過1,460個認證計畫。
              3. 潔淨及再生能源

              澳洲與APEC國家間零碳排放燃料未來交易之潛力。氫能的使用近期越來越受到關
            注,特別是電動車、燃料電池與複合式燃料電廠的直接使用。氫能除了可從太陽能中運
            用多種方法生產外,已有安全的運輸方法,特別是利用氨素來製造與運送,此商品早已
            於全球進行交易。澳方表示因零碳排放氫能交易興趣正成長中,澳洲並視臺灣、日本、

                                                                                                   103

                                                                                         經濟部能源局
                                                                                   2017 ANNUAL REPORT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