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18 能源局年報-全-包含連結--200dpi
P. 38
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業務
106年則進一步分析 升對電力系統全國與區域供需之衝擊影響,分別以發電、輸
配電及負載需求三層面著手,其中發電主要影響發電機組的供電能力(即容量因素變化
率)與熱效率; 升會帶動負載量提高,進而造成輸配電系統重載與瓶頸;在負載需求端
上,會因 升提高空調設備運轉與使用時間。評估結果如表3-2所示。
表3-2 溫升對能源(電力)系統衝擊評估
面向 評估結果
升不僅帶動負載量(即需電量)增加,也造成發電系統發電量的損
失,即同時面臨供電與需電的衝擊,而可能會造成缺電危機。我國尖峰
發電 負載量以發生在七月的比例最高,且七月 度又相對其它月份為高。透
過模擬結果,以七月而言,倘若未來 升相較基礎情境超過2℃,則可
能面臨缺電危機。
高壓變電所(E/S):
在29個超高壓變電所中,深美、霧峰及鳳林與 升具有較高的相關
性,且尖峰負載皆將接近或大於主變可靠容量。
一次變電所(P/S):
在24個P/S變電所中,南港、陽明、新竹、樹德與新營與 升具有
較高的相關性,其中陽明變電所在 升2℃情境,尖峰負載可能大於主
變可靠容量。
輸配電 配電變電所(D/S):
在279個配電變電所中,北區有4所(宋屋、深美、林中、糖科)顯示
之尖峰負載量與高 具有相關性;中區有5所(員東、草港、鹿溪、港
工、彰林)之尖峰負載量與高 具有相關性,其中員東、彰林等2所已於
2016年主變利用率超過可靠利用率,落入重載警戒;南區有7所(貴陽、
旗山、鳳農、龍子、保定、知本、馬蘭)之尖峰負載量與 升具有相關
性。在 升1℃情境下,有12變電所之尖峰負載可能大於主變可靠容
量。1℃及1.5℃情境下,分別有12、13個變電所之尖峰負載可能大於主
變可靠容量。
隨著 升增加,相對其它區域,北區之尖峰發電能力逐漸下降,
負載需求 尖峰負載量則逐漸上升,故北區供需不平衡將擴大,使北區缺電從986
MW提高至1,344 MW。
三、能源部門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策略規劃執行現況與成果-執行成果
鑑於過去多著重於運轉中能源設施之氣候風險評估與管理,106年度規劃能源部門氣
候變遷調適管理機制,以掌握各項調適工作之推動順序、關聯性及實施期程。此外,亦
強化調適平台,友善化氣候風險評估介面,以降低使用者評估氣候風險之門檻。此外為
完善能源部門之監測能力,106年度針對淹水及風速等兩項氣候風險,分別於台中發電廠
及和平電力進行監測,藉由更新之氣候數據修正風險辨識所需參數,並與過去評估氣候
風險使用之參數進行比較,以提升氣候風險辨識之正確性。
30
經濟部能源局
2017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