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2018 能源局年報-全-包含連結--200dpi
P. 72

再生能源業務


               能源局於104年7月公告「離岸風力發電規劃場址申請作業要點」及36處潛力場址,引導
               業者加速投入離岸風電開發。

                 為整體規劃海域空間,有效整合國家資源,大規模設置離岸風電,經濟部於104年
               12月30日提送「離岸風電區塊開發政策評估說明書」予環保署,業於106年5月1日完備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政策環評」程序,作為將來離岸風電開發個案環評之上位政策指導

               依據,後續將以示範計畫累積之技術經驗,主力推動經濟規模開發(如彰化、雲林、嘉
               義等外海海域),並逐步擴展至深海區域。


                                  陸、新及再生能源技術研發



               一、太陽光電設置推動
               (一) 效新結構太陽電池開發
                 1.  開發細匯流排結構p型背面鈍化(PERC)太陽電池(圖6-5),整合新的電極技術,再改

                      變電池及模組之設計,提升電池效率及減少封裝損失。以細匯流排電池結構,將
                      現有粗匯流排以多條極細匯流排取代,進一步縮減線寬,利用新印刷技術達到電
                      極線寬23 m,匯流排線寬110 m,將12匯流排(busbar,  BB)的細匯流排電極圖案優
                      化後,優化現有製程技術,不需增加額外設備,使面積6吋p型單晶PERC電池效率
                      達到21.51%。

                 2.  開發新結構n型異質接面太陽電池,採用非高價爐管取代昂貴的電漿輔助化學氣相
                      沉積(PECVD)設備,藉由超薄穿隧氧化層(Tunnel  oxide)結構取代製程不易控制的非
                      晶矽層(a-Si)結構,結合n型多晶矽與p型多晶矽技術,提升表面鈍化效果,提高載

                      子生命週期,使穿隧型異質接面太陽電池元件製作效率達到23.01%。


               (二) 太陽光電特殊功能材料開發
                 1.  開發低      銅膠材料,毋須傳統銀漿需超過700℃以上高                         燒結製程,固化          度為
                      230℃,經配方實驗結果顯示:刮刀塗銅膜銅含量為72%,厚度37.5 m,電阻率達

                      4.8×10 Ω-cm,而室 的黏度約10800  cps適合網印製程,可有效提高低 銅膠的
                            -5
                      銅含量占比與降低電阻率。
                 2.  開發高流動封裝材料技術(圖6-6),以無醋酸材料(聚烯烴,  Polyolefin)取代EVA,

                      前者具有高絕緣與低阻水特性,可解決後者因模組老化析出醋酸,造成內部金
                      屬腐蝕影響發電效率。整合模組新結構(玻璃/Polyolefin/電池/EVA/背板),經配
                                                                               2
                      方最佳化結果,以此高流動封裝材料製作面積550×670mm 模組,皆通過國際
                      IEC 62804-1與IEC 61701之測試驗證。

       64

            經濟部能源局
            2017 ANNUAL REPORT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