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2018 能源局年報-全-包含連結--200dpi
P. 74
再生能源業務
目前背面鈍化(PERC)電池使用之三甲基鋁(TMA)以提升太陽電池效率,未來導入量
產進行材料銷售,預估將創造國內市場產值達新臺幣1千萬以上。
5. 矽晶太陽電池表面鈍化技術移轉太極能源,以原子層沉積(ALD)氧化鋁鈍化技術為
基礎,搭配其他金屬氧化物形成多層鈍化,協助廠商開發多層鈍化之高效矽晶太
陽電池,運用在電池上估計將使光電轉換效率提高至21.5%,未來導入量產進行
電池生產,預估將創造國內市場產值達新臺幣1億元以上。
6. 高載子遷移率抗反射膜製程開發技轉綠色科技,協助廠商通過政府補助計畫
(SBIR),雙方合作開發共同開發新式濺鍍系統及技術,藉由硬體設計與製程改良,
導入穿隧型異質接面設備驗證。廠商預期投資研發設計氣體導入系統及高磁場系
統到此新式設備,未來規劃建置整線化設備以進行量產機台開發,期能提供國內
產業關鍵設備技術。
二、風力發電
(一) 風力機指向精度提升技術研究
已完成光學式側風量測系統原型開發與組裝,可在不受葉片干擾之前緣量測來風,
在對應風機操作風速每秒3-20公尺之條件下,對應量測10-15度夾角下約每秒0.5-5公尺之
側風,並完成風機控制用模擬訊號輸出,誤差約0.25%,將可有效提升風力機指向精度及
轉換效能。
(二) 離岸風場施工決策支援技術研究
已完成施工決策系統每日4次自中央氣象局自動擷取關鍵機率性預報資訊,增加系
集預報機率計算使用常態分配方式,完成施工船隻費用蒐集、建立施工作業成本計算機
制與介面、並針對16處測站各月不同波高進行歷史資料機率風險評估分析,完成建置天
氣餘裕係數評估功能並建置行動裝置版,能在任何可連結網際網路且具網頁瀏覽器之行
動裝置上計算評估離岸施工可執行機率的風險,提供風場管理者即時決策建議,有利於
提升風場營運效率。
(三) 風力機運維技術研發
已完成極端風況下風力機組運維監測與檢修技術研究,透過現場資料收集了解實際
倒塌及故障原因,並針對機組現勘確認感知器架設位置,目前已於機艙上完成3組感測
器安裝,包含煞車液壓缸的螺栓,以及轉向馬達的振動監測感測器;旋角系統振動監
測,針對台中風場倒塌同型2MW風力機,完成機組資料擷取與初步分析,所有數據資料
均將提供做為後續運轉維護之技術及程序精進之基礎,可提升風力機運維及發電效率。
66
經濟部能源局
2017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