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查詢按鍵
熱門關鍵字: 再生能源    節約能源    節能標章
:::

新聞歷史區

Facebook Line Twitter Plurk
若規劃2030年核電佔比10%-20% 確實需要新建核五、核六甚至更多
發布日期:113-01-02 下午 05:15
有關媒體於評論中表達核電占比10%僅需延役的看法,經濟部說明,目前主要在野黨候選人所提出的政策建議,包括侯友宜市長主張2030核電占比12%、柯文哲主席主張10%,趙少康先生則主張20-25%,若以2030年用電量估計,10%是340億度,大約是5部核二機組發電量;12%需要6部,20%更是需要9部機組,考量目前核一除役後啟動氣渦輪機拆除、核二反應爐滿,乾貯未興建、核三已超過法定延役申請期限、核四各項工程不可逆困難,若做此政策主張,確實需要新建核五、核六,甚至更多核電廠,相關選址議題也要經過社會討論。

經濟部表示,過去的大型停電凸顯電廠的人為操作流程及電網強韌程度需要改善,目前也已經投入預算推動整體強韌電網計畫,也應正視在經濟成長帶動用電成長的情況下,經濟部與台電新增電源建設,讓電力備轉容量率走出最低的1.64%,回到6-10%的穩定情況。

經濟部指出,小範圍或區域的事故停電,多屬配電設備故障造成之小範圍停電,台電推動「配電系統強韌計畫」,針對配電線路、二次變電所設備汰換、饋線自動化擴建及智慧變電所建置等工程逐步進行改善,統計10年來事故停電已減少近六成,停電次數也從2012年2.1萬次,降低到2022年的8,140次,目前統計中的2023年數據,則預估接近6,000次左右,仍然是持續降低的趨勢。

經濟部表示,2023年起台電持續推動「配電系統五年升級計畫」,藉由強化配電線路韌性、二次變電所設備汰換及防災型線路地下化工程,以進一步降低事故發生機率。針對防範停電事故的發生頻率,台電持續加強設備點檢、巡修維護,另外在事故發生後,為了可以更快速隔離故障區間、加速復電時間,台電亦持續推動全面饋線自動化系統,投入資源強化電網韌性,努力將事故停電對民眾的影響降到最低。

至於所謂公共場所高溫是因為經濟部要求一事,經濟部也要說明,相關政策在2013、2014年就開始,2023年則是在科學研究後推動「冷氣適溫運動」,針對用餐時段,有23度的溫度建議,同時這個政策是輔導機制,不是強制,並且是自願參加,沒有罰則。若業者有需要,會安排能耗專家協助檢視空調如何調配最有效率,也就是說,是輔導適溫,不是強制限溫,更跟缺電無關。
   
發言人:經濟部能源署李君禮副署長
聯絡電話:02-2775-7700、0936-250-838
電子郵件信箱:chunlee@moeaea.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能源署陳景生組長
聯絡電話:02-2775-7753、0983-499-890
電子郵件信箱:cschen@moeaea.gov.tw
回上一頁 回頁首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隱私權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及資通安全政策
聯絡地址:104100 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2號13樓 交通位置圖 | 緊急應變聯絡中心
電話:(02)2772-1370  傳真:(02)2776-9417 or (02)2711-5891
本網站支援IE、Firefox及Chrome,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以上
更新日期:114-05-21  瀏覽人次:52,81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