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2016 Bureau of Energy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ANNUAL REPORT
P. 151
第八章 ‧國際能源合作
(一) 專題演講 I:臺灣創新綠色能源的永續發展
本議程由科技部沙崙綠能科學城的籌備主任黃得瑞博士針對臺灣創新綠色能源的永
續發展進行專題演講。目前臺灣能源的自主率很低,如何運用綠能來取代核能及化石能
源為未來的發展目標。目前政府的政策包含減少 室氣體排放,並發展綠能取代核能、
化石能源及運輸用汽油,最佳的方案可能為太陽能及風能加上氫能。新成立的行政院能
源及減碳辦公室,可以看出政府對能源發展的重視。為了帶動綠能產業,政府於民國105
年11月成立並啟動沙崙綠能科學城籌備辦公室,希望成為臺灣綠能之創新聚落,吸引國
際設立研發中心,帶動臺灣綠能發展。
臺灣目前對離岸風力、太陽能、地熱設定之發展目標均大幅成長,也開始重視氫能
的發展。考量到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無法24小時穩定發電,智慧電網的發展也需優先考
量。臺灣若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可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
(二) 專題演講 II:在自由化的能源市場下之德國能源轉型
德國政府「未來能源計畫」能源轉型專家顧問齊辛博士(Dr. Hans-Joachim Ziesing) 解
析德國電力市場自由化與能源轉型。電業自由化最初由歐盟於90年代提出,規劃將電力
市場及天然氣市場分為競爭市場(發電與售電)及非競爭市場(輸電與配電),屬非競爭市
場的廠商須讓第三方使用其基礎建設。德國至民國87年的國家能源法案(National Energy
Act 1998)遵循歐盟於民國85年指令,於民國88年完成形式上的電力市場自由化。齊辛博
士認為電力市場自由化促使電網公平使用,是鼓勵新電力供應者加入電力市場的關鍵。
此外,交易市場是電業自由化的要角,提供生產者與消費者各電力的價格資訊與交易平
台。德國自民國91年建立交易市場後發形成多種交易方式。
雖然德國再生能源發展快速,德國之能源轉型除仍然尚有許多挑戰,如 室氣體排
放、初級能源消費及運輸部門能源消費等減量目標,都需要更多努力與政策支持,方能
達成。此外,提升能源效率、民國139年達到建築物之氣候中和、管理分散且發電不穩定
的系統、配置電網平衡各區電力供需、及重訂電價結構等亦是未來的挑戰。齊辛博士表
示德國的能源轉型為多重面向,帶來創新、商務、就業及有益環境與健康等機會,並提
醒新政策與計畫需取得社會共識,方能順利推行。
(三) 綜合討論-能源轉型願景
本綜合討論由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的簡又新董事長主持,特別邀請台灣電力公
司朱文成董事長、前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洪德生博士及中華經濟研究院王京明研究員與
143
經濟部能源局
2016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