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2016 Bureau of Energy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ANNUAL REPORT
P. 96

第六章      ‧再生能源業務




               (三) 高功率密度電池組單元:

                 完成2 kW水冷式電池組裝設計,反應面積>250 cm 。背壓操作≦3 atm,功率提升率
                                                                  2
               ≧10%;完成500小時耐久驗證,性能衰退率<10 %。



               (四) 高功率燃料電池應用控制系統技術:
                 完成多模組串並聯發電系統之建置與測試,發電模組功率密度≧6 W/L。


               五、地熱
                 我國地熱資源主要分成火山型地熱與非火山型地熱兩種,火山型地熱開發之挑戰為

               強酸腐蝕的問題,非火山型地熱面臨的開發挑戰為結垢問題。地熱開發相關技術研究說
               明如下:
               (一) 非火山型地熱系統

                 經濟部能源局(以下簡稱能源局)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針對過去宜蘭
               清水地熱發電停止運轉的相關問題,進行原因探討與解決對策研發。依據工研院研究顯
               示,過去清水地熱電廠停止運轉的原因包括:蒸汽發電機組無法完整利用取出之地熱資
               源、發電尾水未進行回注及生產井結垢嚴重。針對上述清水地熱發電遭遇問題,近年來
               積極研發有機朗肯雙循環發電系統、地熱儲集層管理與監測技術、結垢抑制技術等,並

               於2012年在宜蘭清水地熱區建造清水地熱50kW雙循環地熱發電示範系統,展示近年在非
               火山型地熱發電系統研發之成果。



               (二) 火山型地熱系統
                 大屯火山為我國最具地熱開發潛能的區域,早年因強酸腐蝕問題造成開發困難,因
               而終止大屯火山地熱開發相關研究。自2013年起,能源局委託工研院針對強酸腐蝕問題
               進行相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分成地表設施的耐酸蝕塗層技術與井下的耐酸蝕管材製造
               技術兩部分,在耐酸蝕塗層技術部分已成功應用於發電機組的熱交換器,低價耐酸蝕管

               材製造部分則仍在努力研發中。


               六、鋁電池儲能系統

                 我國因應再生能源積極佈建與智慧電網發展,欲利用分散式儲能電池系統穩抑太陽
               光電或風力發電的間歇性,然而考量儲能電池大規模運用恐面臨資源不足疑慮,近年研
               發投入全球首創之鋁電池技術,成果卓然有成,獲得2016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鋁電
               池技術使用地殼蘊藏豐富之鋁金屬及石墨材料,存量豐沛不虞匱乏,成本低廉且可穩定

       88

             經濟部能源局
           2016 ANNUAL REPORT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