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2016 Bureau of Energy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ANNUAL REPORT
P. 91

第六章      ‧再生能源業務




                   產業競爭力。而使用應用雙面電池,相較於一般單面電池的系統發電量可提高

                   10~20%。
              6.  成功開發太陽光電材料蝸牛痕敏感測試技術與檢測方法,針對不同廠牌與型號的
                   EVA及背板材料實行化學測試,並藉由樣品的吸收光譜測試,可以快速釐清高分

                   子膜材表面色變與銀粒子的生成是否有關係,並已於系統案場實際發生蝸牛痕現
                   象的太陽光電模組獲得實證。可有效減低太陽光電模組發生蝸牛痕的風險,並協
                   助廠商進行換料評估。


            (二) 積極布局第三代太陽電池技術

              1.  開發異質接面矽晶太陽電池非晶矽表面鈍化及退火處理技術,提升晶片表面載子
                   生命期,並以磷擴散吸雜(Gettering)技術,降低晶片內雜質濃度,提升晶片品質,
                   使得電池的開路電壓提升,增加電池效率至22.4%。

              2.  提升國內染料敏化電池技術,100cm 軟性與玻璃染料敏化電池模組,經工作電極
                                                     2
                   表面處理技術、電極間距調整與製程整合後批次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均為>6%,並
                   經由變      老化測試,推估壽命相當於室內>8年,與國內廠商合作開發窗戶型染敏
                   電池,並導入工業物聯網應用,開發高附加價值的太陽電池應用領域。
              3.  持續推動新世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有機太陽能電池)SEMI標準,成為國際正式

                   標準,展現我國產業實力。臺灣主導推動新世代太陽能電池國際標準SEMI PV69-1015
                   「有機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測試方法」,做為太陽能電池最重視的SR
                   曲線量測議題,可即時在OPV/DSSC量測過程中消除電容效應,使SR曲線能達一致

                   重複性(<1%),可提高產品開發效率,有效降低量測誤差,滿足客戶在品質方面的
                   需求。


            (三) 開發關鍵材料與設備
              1.  輔導國內廠商開發關鍵材料與新型模組產線技術,包括:

                   (1)  協助廠商開發模組的新型透明封裝材料,掌握藉模組材料耐久性材料選用之經
                      驗與特性,在產品設計階段直接融入產品開發,建置太陽光電模組產品新設計
                      能力,省去模組開發評估的成本,發展新型透明材料可靠度與模組設計及測試

                      技術。
                   (2)  協助廠商成功建立新型四電極太陽光電模組產品與新產線技術,使國內廠商突
                      破日本三電極的專利限制,並且新產品通過產品國際認證,開拓日本高效率屋
                      頂市場,初步預估年產量可達75MW。

                                                                                                   83

                                                                                         經濟部能源局
                                                                                      2016 ANNUAL REPORT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